19965016898

遴选公选考试网

遴选笔试真题

2019年6月29日四川省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小编:  来源:  日期:2021-08-31 阅读次数:

2019年6月29日四川省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由遴选公选考试网整理发布,欢迎关注遴选公选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lxgwyks),微信回复"资料"免费下载遴选考试笔试、面试备考资料。

 

  材料:A市在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严厉打击恶意炒作行为,稳控租赁价格,促进房屋租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该市公安机关联合住建、工商等部门开展“打击囤房趸租、打压哄抬租价、净化治安环境”的出租房屋清查整治行动。

  2、挖掘现有房源供应潜力,加强对现有存量房屋进行调查摸底,对所有可出租房屋进行集中摸底,摸清社区、农村的各类可出租房屋信息,建立台账。

  3、搭建“房屋租赁信息政府服务平台”,指导全市各地组建房地产经纪房源、客源信息平台,方便出租人出租住房和承租人及时找到适租房源。

  4、建立租赁市场管理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加大日常工作巡查力度,对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租赁行为依法采取责令整改、停业整顿、行政处罚等措施。对没有工商登记或未在住建部门备案的房屋中介机构予以严厉打击,通过查封经营场所等手段予以取缔。

  5、增加房屋租赁市场供给,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情况下,鼓励个人依法出租自有住房、闲置厂房、空置院落;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已建成房屋开展租赁业务;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租库存商品住房;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住房租赁企业合作,发展租赁地产;结合住房供需状况等因素,加快10万平方米临时办公用房建设,向外来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企业办公、住宿房屋租赁服务,将新建租赁房屋纳入发展规划,多种方式建设租赁房,多种方式增加租赁住房用地有效供应,稳定市场预期。

  6、加强对租赁市场的日常动态监管,通过成立专门的租赁市场监管队伍,加强对租赁市场的监测分析、指导、服务和调解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租赁信息,特别是加强对外来大企业承租房屋的指导服务和依法管理,合理引导市场取向,培育活力、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房屋租赁市场。

  第一题:概括A市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好的主要因素,300字。(20分,建议完成时间30分钟)

  A市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好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保障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因素是: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坚持用户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租住房需求。二是以配套政策为保障。建立租赁平台,推行免费带看、免费解除租约等服务,健全租房金融借贷服务等政策。三是以社会共治为补充。发挥第三方租房平台作用,以社会力量推进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化发展。四是以监管惩治为支撑。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房屋市场租赁乱象整治,加大检查惩治力度。五是以转变理念为助推。引导租房人转变出租理念,提高出租房屋品质,盘活手中房屋资源,为租房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房源。

  材料:城市作为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形象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被社会广泛认同又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比较公允的评价和印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城市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物品有价,名誉无价”。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外具有亲和力、召唤力,对内具有凝聚力、号召力。城市形象所具有的无形资产价值量,是任何一件有形物体的价值所无法比拟的,这笔无形资产对于经济发展是难得的财富。

  一、城市形象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城市形象有五个特征。

  自然性。城市形象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长期生活方式和社会实践熏染的结果,是城市文化风貌的自然体现,具有自发性,而非领导决策或专家杜撰的再造品。

  独特性。城市形象应该是被识别城市独有,是“我有你无”和“独一无二”型的,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标识。

  象征性。城市形象必须具备让人们产生自然想象力的功能,即看到这个词就能够联想到这座城市。提起北京,人们想到大气,想到天安门、故宫和长安街。提起上海,人们想到洋气,想到外滩、南京路和“十里洋场”。

  多样性。从构成要素看,城市形象可以是城市建筑、山脉、水体等物质文化景观,也可以是城市人的共性特质、城市人际互动的关系特质和城市独特文化等精神文化景观。

  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城市具有不同的意向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广州本地人对珠江、白云山、北京路、天河城等记忆深刻,外地人可能对火车站、汽车站、工厂附近的地摊和小吃店感兴趣。

  二、城市形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城市出现了城市景观趋同、城市个性萎缩、城市形象弱化等现象,这与人们关于政府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等方面开展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鲜明对照,也与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

  1、城市记忆逐渐消失,缺乏城市特色

  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今天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和破坏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2、城市面貌趋于雷同,缺乏城市个性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但有些城市在建设和发展中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无论走到哪里,日光所及之处,全都是高楼大厦、立交桥、广场、马路,麦当劳,肯德基的红色标志到处闪耀,我们无法分清身处何方,毫无特色,千城一面。布局雷同、风格相仿的城市街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位置,人们感到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别的城市却越来越熟悉,“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城市个性没有充分挖掘。

  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缺乏城市精神

  今天,个别城市在建设中缺少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却多了一些盲目决策和浮躁心态。往往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和房地产开发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幅度扩充城市用地,大面积的增加建设量,导致出现了“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建筑体量追求高容积率而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尺度和轮廓线,寄希望于城市在短时间内能拥有更多“新、奇、怪”的建筑,以迅速改变城市的形象。

  4、城市环境日渐恶化,缺乏城市管理

  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今天一些城市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空气污染、土质污染、水体污染、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导致人的活动空间减少、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同时,城市改造中的大拆大建造成巨大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关于城市形象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城市形象建设应明确定位

  所谓城市形象定位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结合未来发展态势和区域分工,确定出最具生机的城市个性特征,即确定城市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独有的发展优势位置。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形象定位比较模糊,既想突出古老文明,又想表现现代发达;既要表现自然风景,又要突出人文氛围。所以,城市发展中应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各地实情选择恰当的、合理的城市定位。比如我国深圳“精彩深圳、欢乐之都”,杭州“世界休闲之都”等定位就比较准确、鲜明,大大提高了该城市的城市形象。

  2、城市形象建设应加大政府传播与管理力度

  政府是城市形象管理的发起人、组织人和执行人,能够最大限度地集合人力、物力、财力,协调各方意见,把握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是城市形象管理的主体。政府既作为城市形象建设和提升的主导力量,又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城市形象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行为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好坏,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长期协调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充分实现。政府本身的行为也是城市形象传播的内容之一,只有在政府有组织的领导下,加上市民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城市形象传播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保障。

  3、 城市形象建设应提升市民综合素质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特色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是城市文化的灵魂,也是城市的文化载体,所以,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内容,市民文明程度的高低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形象的好坏。因此 ,城市形象建设应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坚持“社区文化抓基础、农村文化抓特色、家庭文化抓普及、群体文化抓引导”的工作思路,多层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艺术修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精神,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4、城市形象建设应彰显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城市精神的体现。世界上的许多名城,人们注意的往往是它繁荣的街市、优雅的环境、独特的建筑,而忽视了具有丰富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然而环境、城市建筑、经济状况只是城市的衬衫、筋肉和骨骼,只有文化内涵才是城市的灵魂。因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需要我们发掘城市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正所谓“并非农庄河田就是清幽朴素,魅力常常出自 ‘看不见’的个性之中”。只有在把握哲学原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来的城市才可能体现自身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的特点。

  5、城市形象建设应以自然为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塑造一座城市形象。不少人对城市的自然赋于毫不珍爱,大有“要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之气概。其实,道路不在直不直,伦敦的街道就是弯的,因为它是历史上沿着泰晤士河形成的,英国人并没有把它取直,连街道都保持原貌。最能创造城市特色的还是巧于利用上天赋予的大自然,要像根雕艺术家那样去揣摩,因材构思。济南的“一城山色半城荷”,常熟的“十里青山半入城”,福州的三山等,正因为山、水、城的融合才让它们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没有独特形象的城市是没有魅力的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也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城市。良好的城市形象能有效提高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能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带动各种行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营造城市形象,将是城市健康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题:阅读材料,请你写一篇关于Y市城市形象的经验交流材料提纲,800字。(30分,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

  以“四字箴言”建设美丽Y市——经验交流提纲

  近年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地方特色、科学规划部署、创新体制机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点一滴的干,探索了一条城市建设的新路子。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Y市发展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突出“特”字,以文化传承增城市内涵。我市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迹丰富,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是我市发展的重要特色。坚持注重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唤醒沉睡的本地文化。同时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夫差广场、书店、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让市民尽享文化资源。

  (二)重视“畅”字,以综合治理解城市内患。我市以综合治理为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把海绵化改造提升工程作为城市治理切入口,进行合理规划,综合应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打造“源头—过程—末端”的全过程雨水控制系统。同时,通过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解决内涝严重、停车紧张、景观破损、公共设施欠缺等问题。

  (三)把握“新”字,以棚户改造提城市形象。为改善本市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我市立足于发展新阶段和现实新情况,遵循“以人为本、政策清晰、务实创新”的原则,成立棚户区改造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拓展监督渠道,作答政策宣传讲解到位、房屋评估审核鉴定合法、协议签订公正、档案管理完善、发放补偿金公平。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推进棚改,实现造福群众和经济发展双赢。

  (四)抓住“兴”字,以产业兴旺促城市经济。利用我市景区资源丰富等优势,举办景区文化艺术节,盘活景区自然源源。在乡村旅游产业下足功夫,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另外也建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先进的信息发展业,依托“互联+”优势,建成一批本市特色淘宝村,让我市农村走上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下一步,我市将学习借鉴各地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做法,继续细化城市发展措施,弥补发展不足,推进我市发展更进一步,提升我市发展的新形象。

  材料1: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根据世界银行历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逐年提高。但应当注意到,目前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先天不足。体现在:

  一是整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小。世界银行《2018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前沿距离分数(每个经济体与“前沿水平”的距离)为65.29(前沿水平为100),在世界190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78位,虽然比2014年的第96位,上升了18位,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排名不仅落伍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很多发展中国度,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依然巨大。

  二是部分营商环境指标得分明显偏低。世界银行《2018营商环境报告》发布的10项指标中,我国各项指标之间的排名落差明显,其中单项指标排名最高的为第5位,排名最低的仅列172位,两者相差达167位。其中,“开办企业”一项,虽然比2017年大幅提高了34位,但依然只有第93位;尤其是“办理施工许可证”一项,排名仅列第172位。

  三是一些地区的营商环境依然不够理想。根据粤港澳大港区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选取的35个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排名普遍靠后,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造成我国营商环境上述问题和不足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部门行政服务还不够稳定透明和科学规范,总体办事效率偏低。在世界银行《2018营商环境报告》 “开办企业”指标中,即使营商环境相对较好的上海,开办手续也达到7个,开办耗时为22天,而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手续为4.9个,平均耗时8.5天,表现最佳的新西兰手续仅为1个,耗时仅0.5天;在 “办理施工许可证”一项,上海办理标准仓库施工许可证的手续数量为23个,耗时279天,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手续为15.2个,平均耗时138.2天,手续最简便的丹麦仅7个,耗时最短的韩国仅需27.5天。

  因此,如何提高各级政府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改善营商环境举足轻重的一环。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无疑能显著提升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此,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关键之举,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鉴于此,本人建议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进一步改善我国营商环境。

  第一,强化省级统筹,建立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全省(直辖市、自治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解决服务平台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整合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特别是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资源,设立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将政务服务资源迁移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上,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全省(直辖市、自治区)统一入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第二,增加主动上网事项,扩大在线政务服务的范围。各级政府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增加“主动上网”事项;各行政部门应依据各自职能全面梳理具体服务事项,扩大在线政务服务的范围;凡与企业注册登记、年度报告、变更注销、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商标专利、资质认定、税费办理、安全生产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面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第三,整合前台后台,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对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编码,进行精细化、可追溯性管理;在统一编码管理的基础上,优化简化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构建并联审批长效机制,对牵头部门、并联事项和审批时限进行明确;涉及多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要以企业为中心开展流程再造,推进部门业务协同,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实行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做到政务服务“单点登录、全网通办”。

  第四,加大数据共享,打破政务服务“条”、“块”分割。制定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管理办法,推进各类政务数据标准化;打通数据壁垒,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在不同部门以及上下级政府之间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国务院各部门要向地方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开放实时数据接口;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相关信息的网上验证核对,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部门重复提供,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重复提交;加快建设基于省级统筹的政务服务数据库,建立健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标准规范;建立用户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全网通行”。

  第五,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办理。将实体服务大厅的服务事项,通过网上流程优化再造迁移到互联网上,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一号一窗一网”办理。

  材料2: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有:

  一,尽快转变思路,政务服务要从建设向优化转变。注重落实事项梳理和标准化工作。逐事项逐领域专项研究法律法规的立改废以及优化事项的“四减”,即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减环节。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要着重实现网上办、异地办,其中事项梳理是关键。要精细事项颗粒度,提供统一的便民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形成应用场景。改变目前政务服务清单覆盖面不足的状况,如不动产、水电气等服务事项不能在政务服务网上办理,验收环节未纳入流程。用水用电用气、银行、中介机构等服务事项未纳入一网通办清单等。

  二,加强部门的业务改革力度。部门业务办理信息化顶层设计要从企业、群众角度出发,尽量少要求企业、群众提交数据,尽量多采用信息化手段,从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获取数据。部门要应用信息化方式,功能的技术实现要以人为本。加大部门改善服务方式的动能,推行容缺受理、联合图审等审批方式。

  三,破除数据壁垒,促进政务数据的共享和共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数据、证照要聚起来、联起来、用起来。使用水用电用气系统联得通,数据收得齐、数据流转管得住。

  四,突出重点,加快集成化、场景化的应用建设以及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破解国家和省级垂直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存在困难,大多数高频事项在部门和线下办事大厅,线上网办高频事项少、服务体验差的问题。

  五,提升政务服务平台的支撑能力,完善政务服务功能体系。完善电子印章、在线支付、统一交互等功能。提升政务数据、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深度。

  六,搭建省级营商环境数据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依托政务服务平台,设计和开发营商环境问卷收集系统,以互联网形式收集营商环境调查问卷信息,确保调查问卷原始填报数据、计算过程数据、分析总结数据的完整、准确、无遗漏。使用营商环境数据库数据进行营商环境评价。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深化政务服务来支撑,要充分借鉴国际、国内经验,让群众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为此,我们需进一步激发改革的坚强决心,拿出深化改革的更大干劲,久久为功,推动我省营商环境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材料3:从一般意义上讲,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从现实中看,营商环境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国际化环境、法治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很显然,影响营商环境的因素众多,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从战略角度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主要体现为企业的竞争力、要素的聚集力,而能够聚集发展要素和企业的关键是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和区域内企业的经营状况,最终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意义深远。

  其一,营商环境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牵引因素。目前,河北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传统优势产业优势减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弱小的背景下,承接省外高层次发展资源、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就成为在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选择。在国际竞争、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只有营造出公平高效、优于其他地区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发展要素和科技型企业聚集河北。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我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临渊羡鱼”,而是要“退而结网”,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来吸引更多发展要素、企业流向河北,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所以,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对我省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其二,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均衡到高水平供需均衡的主要途径,而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企业的交易成本较高,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一些部门、单位在办事效率、办事流程等方面存在问题。改变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也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三,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一些深层障碍与矛盾仍未解决,部分领域政府改革与服务不到位,比如一些创新政策在部门间难以落实、政府治理成本过高等。能不能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反映着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

  其四,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重点是围绕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使各级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所以,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会直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题: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围绕“推进政务服务,促进营商环境”写一篇对策建议为主的文章,1500字。(50分,建议完成时间90分钟)

  巧用“加减乘除” 优化营商环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放管服”改革是触利益、动格局的改革,是刀刃内向的一场深层次革命。李克强总理强调:“放管服”改革是政府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利器。目前我省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抓好“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需从强服务、简环节、提效能,改作风等方面做好政务服务“加减乘除法”。

  做好“加法”,创新监管形式。“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这是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监管是政府的法定职责,要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要求,切实做到权责一致。一是加强“互联网+”监管。积极推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深化网格化监管改革,创新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实现“多网合一”。二是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完善信用监管体制机制,全面整合执法监管平台,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压缩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杜绝随意的任性执法。三是狠抓重点领域监管。重点打击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做足“减法”,加强简政放权。简政放权关键在简,核心在放,目的在方便企业和基层办事。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部门放虚不放实,放权不同步,你放我不放,甚至明减暗增、边减边增,降低了审批效率。“梗阻”不除,“最后一公里”难通。一要精简权力事项。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和下放的行政权力,一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权力及相关事项。二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行证照分离、先照后证、多证合一,持续深入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及时公布证明清理情况。三要进一步减税降费。认真落实国家普惠性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收费清单“一张网”建设。通过“放”来赋权于“民”和“市”,激发群众的创造性,推动市场的活力。

  做优“乘法”,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服务是执政党和政府的一贯宗旨。一要转变服务理念。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服务意识、服务理念贯彻到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的各个环节之中。要积极主动换位思考,站在企业和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变政府“端菜”为人民“点菜”。二要搭建服务平台。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站式平台,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推动各部分各地区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垒。三要增加服务供给。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等新模式发展,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在边远地区的覆盖面,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公共服务,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受益者。

  做实“除法”,破除体制障碍。体制优、机制活才能发展快,健全的体制机制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要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全省各级政府部门的制度机制,如考核机制、容错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追责机制等,打造科学体制机制。加强政府部门间协作、构建合作型政社关系,打造包容性政府,实现整体性治理。坚持依法决策,确保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严肃性,破除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当前,四川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也是四川阔步向前、争先创优、赶超发展的最好时机,让我们运用“加减乘除”法,重塑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四川高质量发展,让四川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以上即为《2019年6月29日四川省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全文,更多遴选公选招考动态和学习资料欢迎加入遴选公选考试交流QQ群812635278,并关注遴选公选考试网。

关键词:四川笔试真题

手机扫码查看或分享本文

遴选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19965016898

关注微信公众号号

橙橙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