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9965016898
遴选公选考试网
【遴选高频考点】航天精神由遴选公选考试网整理发布,欢迎关注遴选公选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lxgwyks),微信回复"资料"免费下载遴选考试笔试、面试备考资料。
一、热点链接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二、命题预测
1.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结合给定材料和工作实际,请你围绕“弘扬航天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1000字。
2.请你谈一谈航天精神的基本内涵(400字)。
3.根据给定材料,请你撰写一份W市学习航天精神的心得体会(800字)。
4. 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载人航天取得成功背后体现的精神品质(200字)。
5.结合给定材料,从航天精神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00字)。
三、理论精析
★思想内涵
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航天精神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新时代航天精神是对航天三大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蕴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因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航天领域的体现,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鼓舞和激励航天人不断取得创造性成就。
航天精神之基:楚囊之情、于家为国的理想信念。航天精神高度强调爱国情怀,唤醒了个人爱国意识。以国为重是航天精神的核心,于航天人而言,祖国的需要就是人生的选择,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广大航天人始终坚持以科技报国为己任,把强烈的爱国情怀落实在行动中。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之中,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运筹帷幄、集思广益,以非凡的胆识、长远的目光,果断做出发展航天事业的决定,力求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维护我国发展与安全。在祖国的号召下,一大批在航天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专家不计个人得失,肩负历史使命,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我国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从事航天工作六十年来,爱国精神贯穿始终,耄耋之年依然坚守在航天第一线,2018年6月5日,89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出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强烈的爱国意识是坚定个人理想信念的必要条件。如今,国际关系敏感多变,人们对爱国意识的关注持续上升,爱国情怀如何将直接影响国民整体素质。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一向不乏报效祖国的爱国传统,“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的科研人员爱国是一贯的,是有光荣传统的。航天事业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跌宕起伏的国际局势,正是孙家栋、黄培康等老一辈航天工作者前赴后继、舍家为国,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相连,从而使得我国航天领域取得耀眼成就,为我国国防实力及国际舞台地位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必须以老一辈航天人为榜样,把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去,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爱国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航天精神之核:恪尽职守、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责任意识的有无与职业素养的高低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中国航天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披荆斩棘,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加快航天工程建设,使得探月工程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在世界各国展开对太空领域探索的攻坚阶段,中国航天人始终战斗在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把履行职责作为崇高使命,在失败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在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秉承光荣传统,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空间技术成果颇丰。十八大以来,相继取得了“嫦娥”三号月球安全着陆、“玉兔”号月球表面行走、量子卫星在轨运行以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实施“太空加油”等成就,丰硕成果的背后离不开航天精神的推动。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中外竞争日益激烈,并且已经从有形实力的竞争发展到无形的精神之争。新时代航天精神彰显了忠于职守的品质,在激励个人调整心态、端正工作态度的同时,能够强化个人责任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航天精神具有开拓创新的特质,推动航天事业持续发展。航天工程以科技为基础,是衡量国家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精神的原则就是科学创新,这是航天工程建设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坚持开拓创新,依靠自己超人的智慧与胆识,发展航天尖端技术,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卫星等主要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首次搭建地月信息联通之桥。2018年11月19日,中国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建设,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到全球。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了航天队伍的精神特质,是对其恪尽职守、自主创新精神的充分肯定,在加快航天工程建设的征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支撑。
航天精神之魂: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航天工程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征程。从古至今,人类从未中断过对太空的向往,无数航天人前赴后继,以自己高度的智慧勇于攻坚,研制成功载人飞船,开拓了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开辟了人类新时代,人们的活动领域实现了由陆地到天空的跨越式发展。世界上多个国家从事太空活动并从中受益,对太空的控制与利用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其重要程度日渐凸显。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太空竞争,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航天精神的指引下,中国航天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不因挫折而气馁,不因成功而懈怠,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义无反顾地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并自动交会对接,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掌握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
航天精神充分彰显了求真务实的诚信品质。自航天事业建立以来,中国航天人员始终坚持“三敢”、“三严”的作风,不仅做到了敢说、敢想、敢干,更有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方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愈发突出,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维护自身发展,更要大力发展航天工程,开启圆梦九天的新征程。航天工程是特大系统工程,研究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高新技术中极具风险与挑战,打造高质量的航天产品是安身立命之本,一颗螺丝钉、一个组装件都要求精益求精,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物质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在这一过程中,航天科技人员谨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勤学习、善钻研,一丝不苟,发展壮大祖国航天。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例,2018年37次发射创下我国航天发射最高纪录,并且以100%的成功率将103个航天器送入太空,这一伟大成就与航天人员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休戚相关。
航天精神之柱: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优良作风。航天精神是对航天工作者齐心合力优良作风的高度凝练。航天工程规模宏大、高度集成,仅载人航天工程就有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人员参与其中。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同心协力、集中攻关,时刻注意汲取航天技术研发过程中的经验,尽心竭力地进行尖端科技的钻研,以此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一步步走向世界前沿。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完成了勇攀科技高峰的壮举,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科技队伍,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进取的信心与勇气,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与试验手段,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完成了一次次挑战,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显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航天精神的形成,标志着航天文化走向成熟,成为激励航天人勠力同心的精神支柱,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引领航天事业续写成功篇章。
优良的作风是航天事业创造辉煌的保证。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具有生命力,关键要看这个社会是否充满活力,一个缺乏活力的社会是难以保持长久发展的,而优良的作风对激发社会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航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航天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众志成城,正是在这样良好作风的带动下,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使得我国航天事业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8年,中国航天实施了以北斗卫星、嫦娥四号探测器为代表的39次航天发射任务,创下中国航天史发射次数新高,跃居世界首位。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从项目研发到试验成型,从地球家园到浩瀚太空,以精诚团结为根本的精神力量是航天领域成功的保证。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实现,是航天精神内在推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大力协同,充分展现了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优良作风。
★精神来源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航天人始终将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涵贯穿到整个航天工程的伟大实践,在艰苦创业、铸造辉煌成果的同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与完善。作为航天事业发展实践的产物,航天精神也是对我国航天人员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对其工作精神的凝练。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航天精神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自诞生以来,多次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发生过大规模碰撞,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得以让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激荡中沉淀下来,为整个中华民族提供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1] 。航天精神是在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传统文化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的继承,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展现。航天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体现,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会锻造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民族精神是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漫漫历史长河,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实践的发展,民族精神能够注入新的内涵,愈加完善。发展以传承为基础,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从其产生的特殊环境、历史渊源来看,航天精神融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祖国的需要就是行动的指南,众多航天人员爱国如家,投身航天工程的建设,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支撑航天人的首要精神力量就是爱国主义,他们有着建设强国的坚定理想信念,航天精神正是爱国主义在航天事业的具体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完美呈现。
发展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航天精神在实践中孕育,为实践所检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哪个国家能建立航空航天的领先地位,它就迟早能控制全球,走在国际前沿。新时代,航天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展现,各国在航天领域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竞赛,大力建设航天工程,先后成功发射卫星与载人航天飞船,使得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国防建设的速度大大加快,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航天强国,为新时代航天事业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中国航天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要迈的更大,走的更远。如今,我国已突破掌握空间出仓、空间交会对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领域重大技术,北斗导航系统到“天眼工程”,再到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更是绘出了一幅由航天高科技支撑的美好画卷。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航天精神随着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而不断丰富发展。航天事业的奋斗史是航天精神发展的力量之源。航天工程属于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事业,具有风险大、挑战大、难度大的特点,虽然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艰难,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每一步都面临严峻的挑战,但面对逆境,中国航天事业仍旧攻坚克难,突破了一项项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对航天技术垄断的局面。
形成于航天人员工作精神的凝练。航天精神凝结了几代航天人的心血,是对其工作精神的凝练。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航天精神,是对中国航天人员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生动体现。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团队逐步形成,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勇敢地肩负起攀登科技高峰的使命。中国航天人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一丝不苟搞钻研,在铸造世界一流航天工程的过程中,占领航天科技的制高点,展现航天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中国航天工程的建设,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如今的“探月工程”,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实现,圆了中华民族飞天揽月之梦,得益于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精神的发展。面对航天工程这一重要领域,科技人员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时刻注意汲取航天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新观念,展现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强大的创新能力,使中国的航天工程建设一次次突破极限。航天精神的形成离不开航天人员的无私奉献。航天精神所表现出来的乐于奉献的品质是无数中国航天人忘我牺牲的真实写照,推动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导弹事业、神舟号试验飞船、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奉献了一生,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浩瀚无垠的太空。如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为我国多发火箭焊接心脏,多次谢绝外界高薪,刻苦专研,为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航天人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用自己的伟大行动与令人惊叹的智慧培育新人,使航天事业一次次取得历史性突破,不断向前发展。航天精神正是对航天人员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辞辛劳和无私奉献等品质的概括与总结、凝练与升华,成为激励一代代航天人创造新的伟大成就的精神力量。
★当代价值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形成了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并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希望的时代新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需要精神的支撑,航天精神具有时代性,有强大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在推动这些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育时代新人:勇于担当时代重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事业的建设者,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亟需一批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时代新人,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念,把对新时代的憧憬与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脚踏实地,创造有价值的一生。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风险与新的困难,为了实现十九大确立的战略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以共产主义信仰为灯塔,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引,在发展的大潮中找准定位,避免得“软骨病”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 在这样的背景下,航天精神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国航天日的设立,就是对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纪念,是对航天精神的宣扬,新时代必须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培育时代新人。
航天精神高度强调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责任是使命的召唤,中国航天人员强烈的责任意识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极为关键。时代新人体现了未来青年的整体风貌,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脊梁,中国梦对时代新人寄以殷切希望,明确指出其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取向,是检验时代新人的标杆,时代新人应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当今社会,对物质文明发展的过度重视,导致精神文明建设迟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主流教育思想面临严峻的挑战,个人责任意识的强化刻不容缓。因此,航天精神在强化个人责任意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航天工作者在航天精神推动下所表现出来的强烈责任心与担当精神,对于强化个人责任担当,培育时代新人十分关键。
展文化魅力:树立强大文化自信。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源。先进文化像一面旗帜,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对先进文化的建设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根基,更需要大力传承与弘扬。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除了依靠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之外,文化的繁荣昌盛必不可少。航天精神作为对航天人员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的凝练,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对其价值的彰显,表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为先进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源。
航天精神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对先进文化魅力的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积极吸收各种优秀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与交流,既有吸纳与融合,又有排斥与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与激荡之势。多元化是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多元文化的大量涌入,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环境,西方国家趁机对我国文化进行渗透,到处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严重威胁了我国先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航天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具备其内在特质,符合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航天精神的作用,展现先进文化的魅力,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分清界限,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十分关键,对于树立人们的文化自信意义非凡。
开创新之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进步的基础,是国家振兴的前提,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习近平三峡调研时强调:“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地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与新要求,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是航天工作者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的结果,航天精神所展现出来的创新力量,能够提高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大投入力度,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物质保障。新时代,我们要时刻牢记航天工作者的壮举,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航天精神高度重视开拓创新,推动了创新型国家建设。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创新是大势所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变革的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急剧加速,对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已经成为时代主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开讲话和报道中,多次提到创新一词,涵盖了方方面面,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掌握核心科学技术,才能在国际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将祖国强大、人民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积极的精神力量能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航天精神作为几代航天人员工作精神的提炼,能够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显精神之光:铸造民族复兴之魂。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一个缺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内核、优秀文化的灵魂,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培育而成,具有极强的动员作用,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显示,是我国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素质,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具有强大的统摄性,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可以跨越地域和时代的局限,成为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使全体人员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增强民族认同感。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体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逐步成为中国精神的一部分,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在鼓舞士气,激励人心方面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是推动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梦想是活力的源泉,让人拥有前进的力量,一个人拥有了梦想,才会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期望。国家更需要梦想,只有在梦想的推动下,才能使国家蒸蒸日上。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是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精神的推动。作为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中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起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再次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因此,新形势下,必须加大对航天精神的弘扬,充分发挥中国精神的作用,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四、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发扬航天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
致敬航天精神 汲取前进伟力
学习航天精神,立志成才报国。
学习航天精神,强化使命担当。
学习航天精神,开拓创新攻坚。
学习航天精神,无私奉献华章。
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
奋发图强、埋头苦干,中国航天人的丰功伟绩彪炳于史册。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精神激励前行。
接续奋斗、牢记重托,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御“天和”巡太空,彰显中国科技自信
御“天和”巡太空,自信来自中国自主技术。
御“天和”巡太空,自信来自中国自研芯片。
御“天和”巡太空,自信来自中国优秀人才。
让航天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
要特别能吃苦,争做基层逐梦“挖土人”。
须特别能战斗,争做无畏攻坚“铁军人”。
当特别能攻关,争做勇于探索“开拓人”。
立足基层 弘扬航天精神
基层工作者要特别能战斗。
基层工作者要特别能攻关。
基层工作者要特别能奉献。
年轻干部 传承航天精神 “问天”览星辰
守初心,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下决心,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持匠心,发扬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保恒心,发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心得体会:
天和号感悟中国航天精神心得体会
“天和”号,承载着中国人民的“飞天梦想”。
“天和”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中国智慧”。
“天和”号,承载着世界人民的“共同梦想”。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学习航天精神 做好基层工作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矢志不渝,厚积薄发,发扬载人航天精神。
合作共赢,海纳百川,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五、范文赏析
大作文:
致敬航天精神 汲取前进伟力
我们为航天事业的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特别是要学习他们在航天事业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立足本职工作的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从中国航天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努力成长为国家和时代所需要的人。
学习航天精神,立志成才报国。航天精神就是爱国精神,弘扬航天精神首先要树立报国之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把爱国作为做人灵魂。要树立远大理想,胸怀报国使命,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民族融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要刻苦学习,努力成才,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扬起创新的征帆,做自强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习航天精神,强化使命担当。航天精神就是钻研精神,弘扬航天精神,就是要发扬航天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懈钻研的精神。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我国航天事业才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中国航天人为榜样,学习航天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始终坚持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忠党爱国、无私奉献;学习航天精神所传承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奋发图强中创业、在改革开放中进取;学习航天精神所秉持的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价值追求,坚持不懈探索,铸造国际一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航天精神,开拓创新勇攻坚。艰苦奋斗是航天精神的底色,勇于攻坚是航天精神的亮色,开拓创新是航天精神的特色。载人航天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学习航天精神,无私奉献写华章。无私奉献是航天精神的本色,航天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源于对伟大事业的使命感,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正是广大航天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托起了“神舟”系列的腾飞。弘扬航天精神,要像中国航天人一样,淡泊名利,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挑重担,恪尽职守,身先士卒,迎难而上,服务群众,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热血汗水。
伟大的事业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远大,事业艰辛,更加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我们要像中国航天人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埋头苦干,艰苦创业,让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不断丰富我们时代精神的内涵,成为越来越多人奋发进取的实际行动。
御“天和”巡太空,彰显中国科技自信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中国航天员首御“天和”巡太空,彰显科技自立自强,彰显中国科技自信。
御“天和”巡太空,自信来自中国自主技术。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技术的“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人类迈出地球摇篮的必备技术。可以说,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人类进入航天时代60余年来,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技术。自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立项以来,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神舟”“天宫”“天舟”等历次飞行任务,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太空加油”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航天员进驻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航天员御“天和”巡太空,展现出科技自立的强大能力,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御“天和”巡太空,自信来自中国自研芯片。长久以来,缺“芯”一直是中国航天最深刻的痛。抗辐射集成电路是太空探索的共性基础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为了实现中国航天芯片的自主可控, 2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一直在潜心钻研和不懈攻关,终获重大突破。此次任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芯片;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依托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测控由地基测控为主全面转为天基测控为主,地面站船测控为辅,减少对测站、测量船的需求,既扩大了测控覆盖率,又节约了任务成本。
御“天和”巡太空,自信来自中国优秀人才。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为了建设航天强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于提出新的科研方向,努力缩小与世界顶尖科技的差距;坚持自主创新,努力突破技术封锁,凭借自力更生硬闯出一条航天发展道路;大力发扬新时代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断推动航天科技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驱驰万里道,驾驭必乘黄。”御“天和”巡太空,只是大国科技加速奔腾、向越来越多“科学无人区”挺进的一个缩影。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必将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让航天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
无数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动荡年代咬牙坚持、艰难攻关,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启航新征程,乡村振兴“集结号”已经拉响,广大基层干部也要怀有“上九天揽月”的航天豪情,以航天精神为指引,让航天精神在乡村大地开出最艳丽的“花朵”,结出最甜美的“果实”,擘画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要特别能吃苦,争做基层逐梦“挖土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要发挥基层“观察哨、侦察兵、瞭望台”的优势,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细处着眼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精准把脉,提出建议,也要充分认识基层“大事不多,小事全有”的工作特点,仔细做好每一件小事。要始终坚守初心、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及时办好群众之事,在基层扎稳根、扎深根,在矛盾最突出、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地方淬炼成长。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踏实当好新时代的“挖土人”。
须特别能战斗,争做无畏攻坚“铁军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航天事业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的大工程。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航天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攻坚克难的担当。广大基层干部,当坚定信仰,志存高远。要经得起考验、耐得住磨练,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时刻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发挥战斗精神,沉下心、俯下身,坚持埋头苦干,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回炉”“充电”,充分发挥协作优势,向贤者看齐,不因循守旧、不虚度光阴,奋发图强、踏浪前行,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和无畏攻坚、铮铮铁骨的“铁军人”。
当特别能攻关,争做勇于探索“开拓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习近平总书记说,永远要有锐意进取、大胆探索的精神,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航天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成就,靠的更是一代代航天人在成功路上的不断开垦与探索。在基层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同样需要保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姿态,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需要眼界广脑子活,勇于自我革新,突破“路径依赖”思维,多进行一些“求解性思维”,不断拿出干劲,学践互促、学以致用,着眼新思路、掌握新方法,闯出新门道、干出新事业。并发挥专业特长,结合任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挖掘当地文化宝藏、就地取材打造当地产业品牌,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开拓人”。
身在基层,也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在本职岗位上,不论职位高低、责任大小,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干在实处,工作落地,将如此精砺睿智的航天精神践行、传递在日常工作中。
立足基层 弘扬航天精神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我们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基层工作者要特别能战斗,面对繁杂而艰苦的工作,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实践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基层工作者要特别能攻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也绝不退缩,拿出航天人那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道道难关面前不屈不挠,不断锤炼自己的作风,用自己的毅力和决心克服万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基层工作者要特别能奉献,我们身在最基层,时刻注意我们的言行,所以要认认真真地去解决人民群众的疾苦。奉献精神是基层工作的基础,我们要懂得奉献,甘于奉献,让奉献精神成为自觉意识,真真正正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做贡献。
作为基层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弘扬航天精神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基层工作者要特别能吃苦,吃苦才是不断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能吃苦的精神,基层工作就会不能够充分做好。在基层要敢吃苦、能吃苦、会吃苦,勇于担当,敢于超越,始终把重担挑在肩上,责任铭记于心。
心得体会:
天和号感悟中国航天精神心得体会
4月29日,中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射升空,迈出了天宫号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新征程!星空浩瀚,探索不止。“天和”号的成功发射,代表着中国的问天之旅将踏上全新的征程,“天和”的发射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天和”号,承载着中国人民的“飞天梦想”。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曲《东方红》传遍世界,中国人从此打开了通向太空的大门。“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自1970年以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50年间中国成功发射的卫星已经超过了500余颗。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现如今,中国航天已经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将征途踏向更远的星际。可以说是几代航天人,共圆飞天梦的逐梦之旅。在中国人逐梦航天的过程中,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载人航天精神,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早已被深深印刻在了无数航天人的骨血中,不断指引着无数后来人的前进方向。
“天和”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中国智慧”。回顾中国人逐梦航天的历程,无不令人倍受鼓舞,引为自豪和骄傲。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神舟号”“嫦娥号”“天宫号”“张衡一号”、“天和”号发射成功……上述伟大成就,无不彰显着“中国智慧”。而“天和”号的发射成功,既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踏入全新的征程,也意味着人类航天探索事业的新开端。中国空间站预计在明年全部建成,作为核心舱,“天和”是空间站所有组成部分里最先上天的,占据着最重要的中心位置。之后,“天和”会和“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相连接,空间站正式在轨组建。从长远来看,深太空探索需要空间站作为中转中心,人类若想将来登录火星,必然需要空间站作为支撑。“天和”的成功发射,在航天探索上代表着中国后来居上。
“天和”号,承载着世界人民的“共同梦想”。“天和”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迈入空间站时代的第一步,是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一步。中国空间站建成后,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合作,开启探索太空之旅。随着航天基础设施,航天技术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空间站的帮助下,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航天的发展要走多元化、开放共赢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天和”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是国际航天界迈出的一大步。
“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宇宙浩瀚,星汉灿烂,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不懈探索,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让我们一起向中国航天人致敬!中华民族对宇宙由来已久的向往,终将在星空写下无可替代的精彩一笔。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学习航天精神 做好基层工作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向参与发射任务的各单位和全体同志发贺电,指出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希望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始终贯穿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为研发核弹,邓稼先、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和科研人员隐姓埋名、埋头苦干、甘于奉献,最终我们的手里才有了震慑外敌的利剑。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有这样干事创业的执着和忠诚,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
矢志不渝,厚积薄发,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未来两年,我国还将有十次空间站发射任务,逐步建成天宫空间站。空间站技术是处在航天技术金字塔最顶端的存在,这是长期以来特别能吃苦、战斗、攻关、奉献的中国航天人厚积薄发的成果,坚定不移的信念、长期艰苦的奋斗,最终拥有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在基层工作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合作共赢,海纳百川,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航天技术从来不是由人施舍的来的,但是我国发展航天也不是固步自封的。我国天宫空间站开放国际合作,已经收到了27 个国家的 42 个项目的申请。开放合作符合我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是我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印证。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创业干事中更要有开放合作、互助共赢的理念,才能将事业做得更好。
天和核心舱的发展成功,振奋人心。航天科技工作者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路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最终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致敬和学习。
以上即为《【遴选高频考点】航天精神》全文,更多遴选公选招考动态和学习资料欢迎加入遴选公选考试交流QQ群812635278,并关注遴选公选考试网。
关键词:遴选高频考点
手机扫码查看或分享本文